神龍
|
性 別: 男
命中機率: 0%
註冊時間: 2010/08/13
總發文數: 387
總回應數: 4102
手機號碼: 已驗證 |
|
發表於 2012/11/29 19:22 |
|
|
三昧總持論......一位高僧的學佛精髓
看了贏曼妮大大的一則學佛說法!
感覺很高興....茲截取本段文章!與大家共享!
【三昧總持論】成觀法師講。(楞嚴經義貫_緒論-3。)
神龍閱後打字及段句後上傳分享!
1、三味總持略論
何謂三昧?三昧梵文為(Samadhi),正翻為三摩地或三摩提。
言“三昧”者,為一音之轉,是為訛音。
三摩地意為:定慧等持,因此三昧不只是“定”,而是有“定”有“慧”,
且定慧須均等,以定多即偏於沉寂,慧多即易失於掉舉,故定慧須均等。
又,三摩地之成分即是奢摩他及毗婆捨那;
奢摩他是止,止即是定;
毗婆捨那即是觀,觀即慧。
是故欲成就三昧,須先修奢摩他(止),得止後再修毗婆捨那(觀),
止觀皆成就後,止觀雙運,維持定慧均等,即是三摩地。
茲表示如下:
三摩地:《含下二者義。》
一、奢摩他(Samatha),止。
二、毗婆捨那(Vipasyama),觀。
其次,“總持”者,梵文為“陀羅尼(Dharani)”,總攝憶持一切法義之意。
有四種總持:
法總持、義總持、咒總持、忍總持。此為出於《瑜伽師地論》:
一、法總持:
謂菩薩得念慧力,持所聞法,經無量時,永不忘失,是名法總持(法陀羅尼)。
二、義總持:
謂諸菩薩持所聞無量義趣,經無量時,永不忘失,是名義總持(義陀羅尼)。
三、咒總持:
咒即咒願;謂諸菩薩獲得如是總持,令其咒願悉皆神驗,
能除一切眾生種種災患,是名咒總持(咒陀羅尼)。
四、忍總持:
忍即安忍;謂諸菩薩成就堅固之行,於所聞法,得成於忍,是名忍總持(忍陀羅尼)。
又,“法陀羅尼”(法總持)即是以一法總攝一切法;
“義陀羅尼”即是以一義總攝一切義;
“咒陀羅尼”即是以一咒而總攝一切真言陀羅尼;
“忍陀羅尼”即是以忍而總攝一切法。
而“三昧總持”者,即是以三昧而總攝一切法門,一切法盡在其中。
為何三昧可統攝一切法?欲回答此問題,首先須知三昧有何重要性:
“三昧即是一切佛法的精髓”
“一切佛菩薩修行最高的成就,都是以三昧來代表。”
任何法門,修證成就時,也都以三昧來表示。
例如,修《法華》法門,成就時即入“法華三昧”;
修《華嚴》法門,成就時即入“法界三昧”;
修淨土法門,成就時即入“念佛三昧”;
習禪成就時,即入“真如三昧”,或“一行三昧”;
修唯識法門,成就時即入“唯心識定”;
修密法,成就時即入當法之“本尊三昧”,如不動明王三昧、準提三昧等;
修《楞嚴》法門,成就時即入“首楞嚴三昧”;
一切等覺菩薩,於等覺後心,皆入“金剛三昧”(金剛喻定),
而斷最後一分無明,成就佛道。
連所謂“最不著相”的《大般若經》,佛要講此經前,
也先入“等持王妙三摩地”,然後於三昧中,全身放光。
因此可知,三昧是一切修行最高成就的精華。
又,三昧有狹義及廣義兩種意義。
狹義即如上所說之定慧等持。
廣義的三昧,即是正定;正定者即佛所教之定,相對於邪定。
所以,一般也常以三昧或三摩地,作為“定”或“正定”的代名詞。
2、定的重要性
(1)定為三學之關鍵
三學為“戒定慧”三無漏學。戒定慧三學彼此之關係如何?
如右圖所示:
慧____用《慧連鎖於定戒》
定____體《定連鎖於慧戒》
戒____用《戒連鎖於定慧》
這表示戒定慧三者是個連鎖關係,而以定居中,為關鍵作用,
若“定”這一環沒有了,這連鎖即斷,戒與慧即散失。
因此“戒、慧”與“定”都須有“交集”。
事實上是,戒慧都須以定為體,於此定體中,攝持戒慧,令不散失,
而能於一切境,有所作用。
凡夫持戒、修慧之所以不成就,皆因其心不定;
心不定,即是散亂,故其一切所修,皆與亂心相應,因此不能持久,
是故浮浮沉沉、生生滅滅,乍起乍落。
《大智度論》中云:若人修行,無有禪定,如人持火炬,
面對大風,火光即搖曳不定,不能遠照,乃至為風所滅;
若菩薩修行,而有禪定,如人持火炬,入於暗室中,
即火光穩定、通明,照了一室。
菩薩修行亦如是,若有禪定,其心光穩定、通明,
照破一心無始劫來無明愚闇,乃至其光照徹三千大千世界,
利樂無量有情,亦復如是。
(2)心若有定,即入正定聚,得出欲界,乃至色界、無色界。
一切眾生為三種聚:
一、不定聚——此為凡夫,其心散亂不定故。
二、邪定聚——此為外道,以外道人依於邪知見、邪慧而入定,名得邪定,
是為邪定聚。
如婆羅門教入於“梵我合一”之三摩地;
道家修習“與萬化冥合”;
道教乩童與神靈合一、神靈附體;
耶教修習“與主合一”之聖餐禮(Holy Communion)等。
凡此皆有一共同點,即皆計執心外有法、心外有道,
而妄欲與心外之道合一,故名外道;以此邪知見而得定者,名為邪定。
三、正定聚——即是如來正教中,三乘賢聖依於正法所入之定。
(3)定中有一切
定體能含藏攝持一切功德,令不散失。
以有體,故有用,因而得實現一切世出世間事業。
於三昧之中,從因到果,從體到用,一切功德皆能攝持、長養、成就。
從因位上說,定即不亂、不染、不迷、覺知、堅定、
精進、勇猛、不放逸、不懈怠、不散亂、不失念。
必須念念不斷維持在清淨、明覺、不動的境界中,才能不失定。
從果位上說,三摩地即某尊佛、或某尊菩薩、或某法門的成果之精髓,如前說。
譬如,首楞嚴法門成就,即入首楞嚴三昧;
法華法門成就,即入法華三昧;
不動明王法成就,即入不動明王三昧。
(4)定是因位行人的“工具”,果位賢聖的成果;
一切修行能不能成就,完全靠三昧;三昧是成就的關鍵。
得定前的修行是“信解”(資糧位),得定後的修行是“證悟”(修道位、證道位)。
一切諸佛菩薩、三乘賢聖的修斷,皆在禪定中進行、成就。
(佛經上所說的“修”,或聞思修的“修”,都是指入定後,“在禪定中修”。)
一切諸佛菩薩斷惑證真,乃至坐菩提樹、降伏魔軍、
加持眾生、三明六通、種種不可思議神通變化,皆從禪定中生。
是故,一切修行皆是為了成就三昧。
欲證無上菩提、涅槃、五十二位修證(或六十位修證),皆須成就三昧;
三昧是修道、證道不可或缺的“工具”。
若不成就三昧,一切只是文字言說、文字知解,不能成為實際的境界或能力。
(5)一切大乘、小乘、密乘所有經典,主要都是在講修定。
例如:
▲大乘之《楞嚴經》講楞嚴定。
《圓覺經》上卷講“理上之悟”,下卷即講“事上之行”(事上的實踐),
而說“二十五種清淨定輪”。
整部《瑜伽師地論》都在講關於修定之事。
整套唯識學都是為了修定(唯心識定)而講。
▲小乘的《四阿含》,主要全在講修定。
▲密乘的重點,也是在講修定(金剛三昧、本尊三昧等。)
▲淨土也是講修定:念佛三昧、般舟三昧;
經云:“若一日、若二日……若七日,一心不亂。”“一心不亂”即是定。
因為“定”的另一個定義是:“心一境性”。
因此,即使淨土法門,亦是以得三昧為成就之相。
因此,所有佛弟子,不論在家出家(尤其是出家),皆應發心修定。
因此,應知,“得定”對於學佛來講,本來不是什麼“了不起”的事,
而是應該的、必須的事,但因為太少人作到,就變成很了不起。
正如孝順,本是為人子很自然的、應該作的事,
但因為太少人作到,所以就變成很了不起的“美德”,亦復如是。
3.三昧總持手記
前述“三昧總持論”係筆者“發現”的佛法中的“公開的秘密”:
“公開”,因為三藏諸經論中,都在說定或諸禪三昧,
或如來入於諸禪三昧所起的功德,
如放光、動地、種種神變、現通說法等,這些都是公開的。
但都沒有這樣明白地指出:“三昧是一切佛法修行的精髓。”
而祖師大德(除了“龍樹菩薩”有較接近的說法外),亦皆無如是直言指陳,
因此大家都似乎不知此事實,故說是“秘密”。
筆者於徧覽大小乘重要經論後,前後貫通,得此一體會,甚覺滋事體大,
亦感吾等末世眾生可憐,無大善知識,大家修學都有如盲目摸索,不知頭緒,
無有次弟、亦無本末、不知主旨,常常無所適從,枉費工夫,
不能得真修實證,不入實際;
上焉者只在文字知解邊上兜,中焉者學少為足,下焉者不學不修,
持一法二法,自以為大。
筆者有幸蒙佛菩薩加持,得此體會,不敢自秘,故於此公諸同道。
以下之“手記”者,原本為筆者之日記,悉為自勵之語;
今為砥勵自他,“從聞思修入三摩地”,故不揣翦陋,摘錄於此,
與讀者諸君,互相黽勉,共證無上,護佛正法。
▲佛法的精髓在於三昧。
禪定三昧猶如文人的筆(無筆何以成篇章瀚墨?)、
武將的劍(無劍何以助成王霸之業?)、
樂師的琴(無琴何以成動人樂章?)、
演說者之舌(無舌何以成妙說善辯?),
如人之身(無身何以為人?)
如足(無足何以至於如來寶所?)
如手(無手何以取用如來無量妙寶?)
▲心亂,即入煩惱、生死。
心定,即入菩提、涅槃。智者自取之。
▲三昧是修學的根本,也是修學的究竟。
一切修學只為三昧故,行者應依於三昧,活於三昧,乃至死於三昧
(經云:“其人臨命終時,心不散亂”,即是至死都不捨三昧,即是“死於三昧”。
又,釋尊於四禪中般涅槃,亦是示現至死不捨三昧。
又,歷代祖師大德有坐化者,亦是“死於三昧”。)
是故,三昧者,乃佛法行人須生死以之,常不捨離者。
以有三昧即有一切;無三昧一切免談。
有三昧即一切所修皆得成就,故經云:“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”。
制心一處者,心得定也。無事不辦者,一切所修悉皆成就也。
▲唯有發心修習三昧,才能真正長久“念念修行”。
▲若要修三昧,則一切善惡,不論大小都很有關係,
連一丁點錯誤、染污 、不如法、違佛教誡之行都不能有。
反之,若不修三昧,則一切都似乎無所謂,即連天大的錯誤,不如法之行,
也都不知不覺,毫不在意,而增長墮落。
▲若要修三昧,則須從最基層的工夫開始作起——即“棄絕雜染”,
乃至最高階層的聞慧,都是必備的資糧。
▲若修禪定三昧,心中的任何微細的動相或靜相,都須覺知、注意、小心在意,
剎那剎那步步為營,沒有一刻馬虎、放鬆。
乃至身語意三業,一點一滴都不得含混。
▲修習三昧即是正式起修;故三昧即是修證門。
三昧能令人由“信解門”入“修證門”,此外無門。
▲三昧是須實際去作的!非徒託空言,如阿難於(大佛頂經)所示現的,
說食不飽,多聞知解,不足以應付困難。
▲三昧是由凡人入聖必由之階,是超越生死必修之道。
三昧是修行者一切身心、內外全體總動員的“總體戰”——
身語意三業齊修、一切信解行、聞思修,全部動用。
是故觀世音菩薩於經中言:
“我於彼佛發菩提心,彼佛教我從聞思修,入三摩地。”
(所以,所謂修定,不是光打坐就行,須先發菩提心,
然後又要具備聞思修三慧資糧,才可開始修定。)
▲要成就三昧,須具一切善、斷一切惡,須離一切雜染、憒鬧、惡不善法,
念念覺知,念念不亂,念念不迷惑、不緣、不取、不放逸、
不懈怠、不散亂、不失念,時時正念在前,不動、自覺;
是故三昧是“總一切法,持於一心”,故稱三昧總持。
▲欲修三昧總持,必須如密教之金剛明王,起暴惡相(fierceness);
何謂暴惡?
即狠下心來,棄絕、斷除內外一切雜染,念念在意,步步為營,
決斷如金剛,暴惡如明王,嫉自身心之惡如寇讎,除惡務盡;
絕非溫溫吞吞、絕不因循茍且,決定不再隨順惡境、惡人、惡行、惡業、惡習——
唯有欲修三昧之人,才可能真正實行“斷一切惡”!
欲得三昧,必先堅定其心。
何謂堅定?
謂意志堅定,願望堅定,謂必得三昧而後已,即四如意足之“欲如意足”,
亦即是“五行”之“欲行”(五行是:欲、念、進、巧慧、一心)。
是故《大智度論》說:“菩薩必定,非不必定。”
▲“成佛”?——且置!先成就三昧再說。
“成就無上菩提”?——且置!先成就三昧再說。
如是乃至密宗的“即身成佛”,
禪宗的“見性成佛”、“即心是佛”、“即心淨土”等第一義諦之理,
皆是與三昧相應之法,非言說境界。
若無三昧,此等皆但有言說,都無實際,而是比量境界;
若成就三昧,則此等境界皆可實證,成為現量境界,非但言說。
“現量”如一金在手,可以兌現,可實際受用;
“比量”如但知山中確實有金礦,尚未開採,不得真實受用。
三昧可轉比量的礦,成為現量的金,而起無量真實自利利他之妙用。
“文字知解”與“修證”是兩回事。
譬如有人想學太極拳,便去買一本太極拳的書,看過一徧,便說:“我會太極拳。”
學佛光是看經知解,亦復如是。
又如有人患心臟病,他去買了些有關心臟病的書,研究其病理、藥理等,
看過之後,對病情與治療等皆有所瞭解,於是他說:“我病好了。”這樣能行嗎?
“知苦”並不等於“斷苦”。
是故,莫將“比量”當“現量”;
莫將“言說”當“實際”;
莫將“知解”當“修證”。
▲是故,三昧所為何事?
謂令行者於比量的聞思修,得以現證、親證、實證;
即是提昇“比量境界”為“現量境界”,轉言說為現證,令親證“離言法性”。
▲修三昧者,應不自動亂,亦不隨他動亂,亦不被他動亂——
成不動德,身心不動不亂;不能鬧情緒,也不能動脾氣;
不能低潮,也不能高潮亢奮(女眾修定障難較男眾為多,
因女性較情緒化,且每月生理期時,情緒多不穩定),
也不能沉悶,亦不能昏忱、不掉舉。
▲唯有發心修三昧,才能不再留戀世法,不再留連雜染。
唯有修定,才可以對雜染Say No(“說不”)。
唯有修定,才能於世無畏,以不貪、不執世間法故。
唯有修定,才能真正放下一切。
▲唯有修定,才能於無上道堅定、勇猛。
唯有修定,才能念念修行。
唯有修定,才能不浪費時間,不作無益事,念念不空過,不蹉跎時光,
真正不再迷,不再往外馳逐。
▲唯有修定,才能真正離染、離苦,得正法樂住,得自受用法身,
自受無上法樂,自住清淨平等界域,自證金剛不動法身。
▲唯有修定,才能站在另一個level(層次)上看世間,以超出故;
才能跟這世間有點距離(detach),才能超越(transcend),抽離(disinterested)。
▲唯有修定,才是真正“發心修行”,真正“開始修行”。
(在此之前,都是準備工作。)因此唯有修定,才能成為真實修行之人。
▲修定是為了修道,為了法身——不是為了肉身、治病、健身、強身、長壽、
休閑、“充電”,也不是練氣功、吐納、覺受、精氣神、氣脈明點等等世俗
或外道貪著身相之行。
▲修定是佛法的實修、總體修,凡聖之所由判,
超凡入聖之契機,是由修道、證道的根本與究竟之體現。
▲唯有修定,才能把握修行的真實目標,修行才有目的,
有方法,一切所修才有實現的可能。
▲若不修定,談什麼戒定慧?(“定”不是光用談就有的。)
若不修定,即三學缺一學。
若不修定,談什麼禪?(便成有禪而無定。)
若不修定,談什麼本尊三昧?(即但有本尊,而無三昧)
▲諸佛菩薩如是修,我亦如是修;三乘賢聖如是修,我亦如是修。
此是“必修”、必作,而非“選修”,可作可不作。
因此須“利而行之,勉強而行之”,即使不能很快成就,也要如實如法去作,
不能連作都不作,連發心都不發心。
譬如持戒,即使不能作到完全清淨,還是必須持。修定亦如是;
即使尚未能親證諸禪三昧,也要發心努力去修;
如是久久行之,至少能令心水沉澱、狂心休歇,心得澄明,
與智慧等無量功德相應,所修易得成就。
▲何謂末法?
“末”者,沒也,沉沒之謂也,亦即正法沉淪,一切法門皆沒滅。
又,末法即是:在法上,這也可不作,那也可不作;
結果是沒有什麼正法是必須作、必須修的(因此一切正法皆悉汩沒)。
反之,其它與修行不相干的、攀緣貪愛世間的“擬佛法”、“半佛法”、
“次佛法”、“相似佛法”,都變成可作,大為昌盛。
諸如“邊緣佛法”(如經懺佛事等),“外緣佛法”(PeripheralBuddhism)
(如社福、醫療、相蔔、教育、政治、商業、企業等),
“相似佛法”(Quasi-Buddhism)或“界外佛法”(ExternalBudhism)
(如歷史考據、學術研究、詩詞書畫等)。
凡此皆與世間名利直接或間接掛鉤,不離世間貪愛,都是生死業,
而自美名之為“大乘”、為“菩薩道”、混淆正法,敗壞佛法,誤導眾生,
所謂“一盲引眾盲,相繼入火坑。”
修正定者,於此等境緣皆應遠離。
▲正、像、末差別:
正法——有信解,有禪定三昧,有智慧解脫。
像法——有信解,少禪定三昧。
末法——連信解亦少,甚或全無。
其中或“有信無解”(如有些不看經論之人),
或“有解無信”(如有些學唯識或習文字禪之人)。
或“無信無解”(如把佛法當“哲學”或“學術”來研究或考據的人),
若連信解都不具,更遑論躡解起行(由解起修)。
是故一切盡成相似佛法,但有言說,都無實義。
然若大心人,自有信解,如法正修諸禪三昧,求無上智慧解脫,
不論其身處何時代,皆是自住於正法時期。
是故所謂“正像末”,並非指時間差別,而是指修行方法及內容不同。
若自修行正法,即是如來正法常住;
若不如是,即正法沉淪,轉成末法。
▲若不修定,作一些錯事、壞事也覺無所謂,
乃至一輩子悠悠忽忽,渾渾噩噩,天天混日子,
在五欲六塵中打滾,當時都不覺知有何不妥。
若修定者,即使一點點雜染、憒鬧,一絲絲放逸、懈怠,
或與人有忤、有諍,都會馬上覺知有妨害心定,當下都不能忍受。
▲總而言之,為佛弟子,不論僧俗,皆須“戒定慧”三學俱修,
不能選修其中一、二。
末法時期,常是於三學中“三缺一”,或“三缺二”,乃至“三缺三”。
三缺三者,以種種藉口,不持淨戒,不修正定,不習正慧,
但仍自乘“我學佛”、“我修大乘”、“我學菩薩道”——
若非修習三學,學佛所為何事?
▲定是什麼?
定即“心一境性”,攝心專注不散、不亂、不外馳,
持心不昏、不掉、不忱、不放逸、不懈怠、不失念,念念明覺,念念攝心——
這些都必須要作,才配能得上稱“真修行人”!
否則,修行所為何事?
▲何為修定?
修定是“玩真的”,是真槍實彈與煩惱障、業障、魔障來真的;
是修行的壓軸大戲;不是玩票、跑龍套、“插花”(點綴)。
一切修行有成無成,全在此一舉。
▲眾生為何不能修定?因為修定的條件太多、太高。其條件如:
1.身——須得暇滿之身,六根具全,無病無痛。
2.心——
a.聰明利根,能閱經藏、能解經義。
b.三障微小:
①報障無。
②業障少。
③煩惱障淡薄(“種子”與“現行”俱淡)。
3.能發菩提心。
4.具聞思修——解了全盤佛理(含顯密性相)、深入禪理、禪事,解無上法。
▲偈云:
出離欲界 棄絕雜染
專注不散 不動明覺
真修實證 三昧總持
何謂“不動”?謂不動貪念、不動瞋念、不動妄想!
何謂“離雜染”?謂其心從雜染中抽離而不動,名為離雜染。
4.三味總持具體作法
欲證三昧,須發長遠心,修習真不動行。
何謂真不動行?
謂常自以種種方便攝心不亂,行住坐臥不動貪、瞋、妄想等念,常樂坐禪;
久修此行,令心水沉靜、澄清,三昧總持即現前證得,得現量智,
此是不動行之總相。
又,以一正念攝一切念,伏一切邪念、止一切妄念、此即奢摩他之不動。
然非修令心“無念”,以無念不可修,以眾生不可能無念;
有心必有念。且諸佛亦不住無念,亦不斷念,
諸佛但念念正念,念念無染無邪、無妄無雜、無亂無失,念念純一真實,
猶如真金,猶如金剛,具足無量功德,如是即是諸佛如來藏心。
是故修三昧者,應先於諸佛毘尼(戒學)、三摩地(定學),
以及般若等(慧學)三無漏學,具足聞慧、信受、思維、通達了知,
得殊勝解,正信堅定,不為一切邪偽愚妄所惑亂,
具如是資糧,然後正式起“正修行”。
正修三昧時,可選擇一性習相近之法門,或禪、或淨、或密等皆可;
以“一正念到底”為主,以其他相近之法門為輔。
此一念者,或念佛、或持咒、或作禪觀、密宗觀想、淨土觀等。
以如是正念為手段,而修於正定,即是以一念法門“總一切法,持於一心”,
名之為“理事具足三昧總持法門”之具體作法。
5.修三昧莫退心
行者修三昧時,若碰到世法或出世法有所不順、挫折、或打擾,
乃至橫逆、惱亂,或於法上值遇困難、障礙時,切莫起退切之意。
在這種時候,有些人就會以“無所得”之理來寬慰自己,
進而用來逃避當前的困境;
如是逃避已,便覺得如釋重負一般,然而卻中止修行,廢本所修。
須知,這便是所謂的“退心”、放棄、向困難投降,亦即是懈怠、放逸之徵。
因此,這可說是“未戰先降”,並非真的“看的開”,亦非“一切放下”之真義。
這實是前進受挫時,心裡暗中為自己開脫的自慰之詞,
即是合理化的藉口——心行微妙,能自誑惑,慎之慎之
(不要被自己的妄心騙了)!
2012年11月29日‧神龍段句後登載!
有空不妨再從頭聽到尾一遍...
這只要你有心聽,都會聽得懂!...有唯識基礎者更佳!
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講解 (成觀法師)...影音檔位置↓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24C3Vzk-OI&feature=relmfu
系統提示:回文是基本的美德以及對發文者的支持與鼓勵哦! 立即回文 |
|
|